- 物聯網五大核心技術 傳感器是信息攝取必備器件
- 來源:CSDN 發(fā)表于 2020/4/22
物聯網五大核心技術 傳感器是信息攝取必備器件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是新一輪產業(yè)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推動力量,對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因此,物聯網在社會中的各方面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對于物聯網的產業(yè)鏈,具體可細分為標識、感知、信息傳送和數據處理這4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包括的核心技術主要 有射頻識別技術,傳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嵌入式系統(tǒng)技術和云計算等五項,以下分別對這五項物聯網核心技術逐一進行介紹。
一、RFID技術
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無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利用射頻信號及其空間耦合傳輸特性,實現對靜態(tài)或移動待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用于對采集點的信息 進行“標準化”標識。鑒于RFID技術可實現無接觸的自動識別,全天候、識別穿透能力強、無接觸磨損,可同時實現對多個物品的自動識別等諸多特點,將這一 技術應用到物聯網領域,使其與互聯網、通信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全球范圍內物品的跟蹤與信息的共享,在物聯網“識別”信息和近程通訊的層面中,起著至關重要 的作用。另一方面,產品電子代碼(EPC)采用RFID電子標簽技術作為載體,大大推動了物聯網發(fā)展和應用。
二、傳感器技術
有價值的信息不僅需要射頻識別技術,還要有傳感技術。物聯網經常處在自然環(huán)境中,傳感器會受到環(huán)境惡劣的考驗。所以,對于傳感器技術的要求就會更加嚴格、更加苛刻。
傳感器可以采集大量信息,它是許多裝備和信息系統(tǒng)必備的信息攝取器件。若無傳感器對最初信息的檢測、交替和捕獲,所有控制與測試都不能實現。即使是最先 進的計算機,若是沒有信息和可靠數據,都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傳感器本身作用。傳感器技術的突破和發(fā)展有3個方面:網絡化、感知信息、智能化。
三、網絡通信技術
網絡通信技術包含很多重要技術,其中M2M技術最為關鍵,該技術范圍應用廣泛,不僅能與遠距離,而且還能與近距離技術相銜接,F在的M2M技術以機器對機器通信為核心,對于建筑學、航空航天、醫(yī)學、農業(yè)等行業(yè)是專業(yè)人士未來要努力實現的。
四、嵌入式系統(tǒng)技術
嵌入式系統(tǒng)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件、傳感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術為一體的復雜技術。經過幾十年的演變,以嵌入式系統(tǒng)為特征的智能終端產品 隨處可見;小到人們身邊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衛(wèi)星系統(tǒng)。嵌入式系統(tǒng)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推動著工業(yè)生產以及國防工業(yè)的發(fā)展。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 個簡單比喻,傳感器相當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膚等感官,網絡就是神經系統(tǒng)用來傳遞信息,嵌入式系統(tǒng)則是人的大腦,在接收到信息后要進行分類處理。這個例子 很形象的描述了傳感器、嵌入式系統(tǒng)在物聯網中的位置與作用。
五、云計算
云計算是把一些相關網絡技術和電腦融合在一起的產物。它是利用分布式計算機計算出的信息和運行數據中心改成與互聯網相近,使資源能夠運用到有用的技術 上,對存儲系統(tǒng)和電腦做必要的咨詢。目的是把各種消費進行低成本處理并融合為功能完整的實體,還可以運用MSP、SAAS等模式分布并計算到終端用戶。云 計算是以加強改善其處理能力為重點,用戶終端的負擔也相應降低,I/O設備也能夠簡化,還可以對它的計算功能進行合理的享受并運用。例如百度等搜索功能就 是它的應用之一。
注: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賽斯維傳感器網,我們將立即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賽斯維傳感器網(m.ysdinuanwang.com)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